“科技夢 中國夢”—中國現代科學家主題展巡展在徐特立圖書館啟動
發(fā)布日期:2017-05-08 供稿:王瑞石 攝影:新聞中心 郭強
編輯:郭強 審核:胡曉珉 閱讀次數:2017年5月8日上午,“科技夢·中國夢——中國現代科學家主題展”巡展(北京理工大學站)啟動儀式在北理工良鄉(xiāng)校區(qū)徐特立圖書館舉行。中國科協(xié)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院院長羅暉、北京市科協(xié)副巡視員兼科普部部長陳維成、北京理工大學紀委書記楊志宏、北京科技咨詢中心主任何素興出席了儀式,北京科技咨詢中心、學校辦公室、黨委宣傳部、良鄉(xiāng)校區(qū)管理處、校團委、??茖W技術協(xié)會、圖書館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及師生代表近150人參加了啟動儀式并參觀展覽。儀式由陳維成主持。
楊志宏代表學校向出席開幕式的領導、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學校發(fā)展的中國科協(xié)、市科協(xié)和房山區(qū)科協(xié)表示誠摯的謝意。楊志宏在致辭中回顧了學校近年來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希望通過本次科學家主題巡展使廣大教師和學生能夠更加深入了解科學家們的學術生涯和科學精神,近距離感受中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歷史與輝煌。
羅暉表示,“科技夢·中國夢”—中國現代科學家主題展是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以科學家群體為主題的大型展覽,此次來到北京理工大學巡展意義特殊,來到了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館藏基地,代表主辦方對學校的支持表達了謝意。同時,她指出,學校教師、青年學子和科技工作者向老一輩科學家學習,以他們的愛國精神和科學精神為指引,進一步推動學校的科技創(chuàng)新,更好地服務國家和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館長助理、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館藏基地負責人呂瑞花對館藏基地進行了介紹。
儀式后,與會領導及師生代表參觀了展覽。
“科技夢·中國夢——中國現代科學家主題展”巡展由中國科協(xié)、教育部、文化部、國資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會主辦,中國科協(xié)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市科協(xié)承辦,北京理工大學和北京科技咨詢中心具體實施。該展覽是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以科學家群體為主題的大型展覽,涵蓋中國現當代科學家近700 位。目前,巡展已覆蓋全國26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場觀眾達到120萬余人。展覽運用個性化、可視化的歷史資料,介紹了中國科學家群體形成、演進的曲折歷程,講述了他們?yōu)閲腋粡?、民族復興所付出的艱苦努力和作出的巨大貢獻。展覽既為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成長成才、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提供了學習典范,又為公眾了解中國現代科學家群體成長史提供了知識講堂。
展覽使用歷史資料近千幅,其中約半數來自“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成果。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是根據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由國家科教領導小組于2010年正式啟動,中國科協(xié)牽頭,聯(lián)合11部委共同實施的一項搶救性工程。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館藏基地就建在我校圖書館。截至2017年5月,已有331位科學家和2個科學家群體的資料進入館藏基地,像熟悉的科學家錢偉長、錢三強、何澤慧,以及學校老校長王越院士,杰出校友彭士祿院士的資料均已收。目前館藏基保管了一大批具有珍貴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的采集資料,包括實物原件資料近9萬件,數字化資料近22萬余件,視頻資料31萬多分鐘,音頻資料36萬多分鐘。